(B类)
东文广旅体函〔2024〕144号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东莞市
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224号
提案答复的函
李志明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紧跟文化消费潮流,大力发展演唱会经济的建议》(第20240224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我市演唱会经济发展情况
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全国各地的线下演唱会一片火热,呈现“井喷”态势,东莞演唱会也激增。2023年,我市共举办周柏豪、梁咏琪、梁静茹、古巨基、侧田等大中型演唱会25场,还举办了潮TAI国际音乐节、湖live音乐节等2场音乐节,吸引约17.43万观众入场观看,实现票房总收入约1.06亿元,拉动相关行业消费约3.6亿元。2024年以来,我市举办了杨丞林、Dear Jane、林晓峰、关心妍、周柏豪等大中型演唱会8场,共吸引约3.54万观众入场观看,实现票房总收入约2360万元,拉动相关行业消费约7080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积极引进举办演出活动。一是积极引进举办大型演艺项目。主要包括大型演唱会和大型音乐节。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资源,主动对接演出经纪公司,引进举办了周柏豪、梁咏琪、梁静茹、古巨基、侧田、Dear Jane、永恒乐队、杨丞琳、陈佳、关心妍、许飞、阿细等大中型演唱会和潮TAI国际音乐节、湖live音乐节。二是积极开展中小商演活动。针对普通市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充分利用玉兰大剧院、东城影剧院、星剧场等场馆资源,引进举办票价相对亲民、类型丰富多样的各类中小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积极推动酒吧驻唱驻演活动,切实做好行政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审批时限。
(二)加强演出市场监管。一是强化工作部署。2023年以来,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营业性演出执法监管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开展整治演出活动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转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广东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全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充分发挥演出市场在促消费、稳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文化市场高质量发展。二是严格把好审核关。严格依法做好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建立风险评估和综合研判机制,对拟同意举办的大型演出活动,及时将审批材料和审批意见报省文旅厅统筹指导。三是严格规范演出票务市场秩序。要求演出主办方进一步提高大型演出活动门票销售比例,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加强对主办方和场地方工作证的管理。四是加强演出现场安全管理。执法人员加强对大型演出活动的实地检查,现场核验演员信息及演出节目内容,配合公安、市场监管、应急、消防等部门做好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加强演出现场巡查监管,严厉打击未经批准擅自开演擅自变更演出内容、未经批准擅自售票等违规行为。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黄牛票”、网上网下倒票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力做好演唱会场地协调保障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市体育中心、东莞篮球中心改造升级工程,综合利用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以及东莞篮球中心等场馆资源,力争引进优质演唱会。
(二)引进举办大流量、高品质的大型演唱会。主动对接、主动服务省内外有实力的演出公司,尽最大努力争取其在东莞的投放更多的优质演出资源,着力引进一批大流量、高品质的演唱会项目,满足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文化需求。
(三)繁荣发展大众化、接地气的中小型商演活动。用好用足东莞市体育中心篮球馆、长安体育馆、东城影剧院、文化馆星剧场等场馆资源,引进举办中小型演唱会、儿童剧、喜剧、曲艺、晚会等大众文艺演出。利用玉兰大剧院小剧场、常平大剧院、岭南水乡文化艺术中心剧院推出livehouse项目,引进年轻乐队来莞演出。在保证安全及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对酒吧、娱乐场所的驻唱、驻演等营业性演出活动“应批尽批”,大力促进夜间文娱消费。
(四)策划推出年轻化、潮流化的大型音乐节。学习借鉴佛山、珠海、广州等城市的有益经验,积极与演出公司对接,探索利用合适的户外场地,举办具有时尚气息、充满潮流元素、洋溢青春活力的各类大型音乐节。当前,特别是筹办好国内头部音乐节品牌——2024东莞草莓音乐节。
(五)以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为契机做好促消费工作。结合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举办,协同商务部门派发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的消费券,组织旅行社推出东莞一日游、两日游等短期旅游线路,协调大型演出活动举办地及周边镇街配套开展促消费活动。
(六)做好演唱会和音乐节的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协调做好演唱会和音乐节举办期间的安全保卫、交通疏导、医疗救治、应急处置等工作,协调演出场地业主单位做好场地供给、水电供应、舞台搭建服务等工作,为演唱会、音乐节顺利举办提供坚强保障。
(七)做好营业性演出的价格调控工作。严格落实“实名绑定、实名入场”,严厉打击黄牛倒票卖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鼓励演出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制定更多优惠政策,推出早鸟票、团体票等优惠措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7月24日
附件:2024东文广旅体函144号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224号提案答复的函(b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