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阅读无碍·书香有爱
东莞图书馆以文化助残新实践助推全域文明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东莞市全域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莞邑大地实现“处处有书香、时时飘书香、人人享书香”的城市全民阅读图景,东莞图书馆持续深化残障群体的阅读文化服务,通过从阵地设施、纸电资源建设、精准策划助残项目及长效机制等方面着手,全方位保障残障群体阅读权益,让文明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为全域文明建设注入暖心力量。
一是升级阵地,优化“无碍阅读”环境,夯实文明设施基础
东莞图书馆于近期将“视障人士阅览室”升级为“无障碍阅览室”,配备齐全的专用电脑、盲人网络版读屏软件、盲文显示器、助视器、阳光听书机及丰富的盲文文献。同时,还优化了入馆坡道、电梯盲文按键、残障专用洗手间等设施,实现“盲道通、设备全、服务优”一体化,全面营造文明、包容、无碍的阅读环境。此外,东莞图书馆联合市政部门,每季度开展图书馆周边3公里的盲道探查工作,开展“跟着盲道去图书馆”等品牌项目,通过残健融合分享活动等收集残障群体的出行建议和响应保障信息,得到市民的广泛点赞。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贴心服务彰显全域文明建设成效。
二是丰富资源,拓展“无界阅读”版图,彰显城市文明温度
作为中国盲文图书馆支馆,东莞数字图书馆不断升级,视障读者可尽享海量丰富的数字盲文特藏资源、数字有声读物数据库等,含电子图书超150万册、电子报刊超2万种、音视频资源超27万小时、在线试题43万套以及无障碍电影等,均可“云端共享”。2025年,推出AI图书馆员“小莞”,便捷实现语音检索与信息咨询导航,并帮助视障读者进行数字素养培训,帮助他们随时随地“看见更大的世界”,以数字化建设拓展全域文明服务边界,让残障读者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三是精准服务,打造“暖心阅读”品牌活动,传递文明关爱理念
聚焦各类残障群体的求知阅读需求,东莞图书馆建立“调研需求+精准设计”的服务机制,联合市残联和市肢残人协会、聋人协会、盲人协会等及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如,面向视障群体举办盲人声乐大赛、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及创作比赛、“我和视障朋友city walk”无障碍出行体验等;面向聋人群体,组织专业手语推广团队定期开展“看见爱·聋健共融”手语推广;面向肢残群体,定期组织送书上门服务;走进东莞市启智学校,面向特殊儿童开展绘本故事会、共赏优秀展览等,以文明服务传递城市关爱。
四是志愿协同,凝聚“长效服务”强大合力,共建文明阅读家园
组建东莞图书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并积极联合市残联、市政管理部门、红十字会等进行跨部门合作,建立特殊群体阅读服务的长效联动机制,开展专业化的数字阅读培训、无障碍电影放映、“触‘阅’自然,健康同行”科普徒步、残障适配急救培训、导盲随行基础知识等,进一步提高阅读服务的专业性和服务效能,同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与支持残健融合的公共阅读服务,让“阅读无碍·书香有爱”文明之花在莞邑大地处处绽放,助力全域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图书馆将继续完善无障碍阅读服务体系,以文化助残新成效助力全域文明建设,让文明之花开遍莞邑大地。
(通讯员:王艳君、陈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