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东莞市人大第十七届五次会议第20250108号建议
答复的函
单玉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莞香非遗产业的文化传播与金融支持的建议》(第20250108号建议)收悉。经综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委金融办、寮步镇、大岭山镇、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林业局、清溪镇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高位统筹,完善顶层设计。一是形成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23年11月市政府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研究莞香产业和文旅融合发展相关工作,形成《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23〕377号,随后市文广旅体局撰写了《关于莞香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于2024年3月印发实施《推动莞香产业发展任务分工表》,5月在沉香文化博物馆召开莞香产业工作推进会,形成《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24〕172号。二是印发金融支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印发《东莞市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鼓励文旅企业上市融资、发债融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莞香产业相关企业可以借助这一政策,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用于扩大莞香种植规模、提升加工技术、拓展销售渠道以及开发文创产品等,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三是申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动莞香申报第八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做好莞香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相关工作。申报材料已于今年4月初以市政府名义呈报省农业农村厅。
(二)发展旅游,推动文旅融合。一是推出莞香文旅线路。梳理整合莞香以及美食、住宿等特色资源,推出涵盖佛灵湖万亩莞香林种植基地、香市文化旅游区、牙香街文化旅游景区等莞香种植基地和莞香主题景区在内的莞香文化之旅2日游线路。二是打造莞邑之旅。联动东城、寮步两地生态、莞香、篮球、购物等资源,打造“风雅莞邑之旅”主题线路,并利用官方渠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三是建设莞香小镇。大岭山镇莞香小镇会客厅项目已完成建设工程,莞香文化博物馆新馆已于11月下旬正式投放使用,展馆面积超过2000㎡,首周开馆参观人数突破5000人次。2024年1月-11月在莞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内,共组织及协助举办非遗研学科普活动、莞香非遗之旅体验活动等合计共110场,接待学生人数约2000人次,社会群众约3000人次。四是指导企业完善配套措施。市农业农村局指导东莞市尚正堂莞香种植有限公司、广东莞香香业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香博园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逐步完善提升休闲配套设施、挖掘莞香文化元素、开发莞香科普课程,加快莞香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2023年,广东莞香香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莞香文化森林生态园获得“东莞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称号。
(三)鼓励种植,推动第一产业发展。一是鼓励和支持生产性保护莞香种植,扩大种植规模。2024年3月,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东莞市乡村绿化美化技术指引(试行)》,将土沉香作为实用经济型树种、珍贵树种推荐种植,教授种植技术。同时,市林业局下发《关于在林分优化项目中扩大莞香种植规模的通知》,鼓励各镇街(园区)、国有林场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分优化项目中选择莞香树种。2024年市林业局完成莞香种植3万株,其中山上种植约2.3万株,镇村绿化种植约0.7万株。二是与市外企业对接合作,发展沉香产业。引导东莞尚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揭西县的佳美生态农业公司对接合作,成立“揭西县尚美经济合作社”,发展集种苗培养、溯源种植、精准加工提炼和网络销售于一体的沉香产业。基地种植面积已从600亩扩大至700亩,新增移植香树1万棵,并已完成路网、办公区、指示标识等配套设施建设。此外,大岭山岭南莞香专业合作社从全国各地吸纳社员,由社员在所在地种植莞香,以此扩大莞香种植面积,提升莞香知名度。
(四)示范引领,支持龙头企业成长。一是积极培育沉香企业。市工信局积极推进沉香企业培育工作,重点关注尚正堂和香城两大集团。尚正堂主要经营主体“东莞市尚正堂莞香种植有限公司”,受产业布局影响,制造业主体“东莞市黄欧莞香制品有限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虽略有提升,但上规仍存在较大差距,下来将持续做好培育工作。香城实业有限公司属于制造业,2024年营业收入总体略有增长,下来继续做好企业培育。二是推动产业项目。市工信局跟踪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和香城集团有限公司的“莞香分级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已于2024年8月中旬完成中期验收,下来将持续做好项目相关服务工作,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助力企业将项目成果应用于产品制造。三是申报林业龙头企业。市林业局积极指导和协助相关莞香企业开展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林场等申报工作。四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市农业农村局将东莞市尚正堂莞香种植有限公司、广东莞香香业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香博园投资有限公司等莞香企业列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对象,持续做好申报创建相关指导工作。2023年,东莞市尚正堂莞香种植有限公司获认定为东莞市农业龙头企业。
(五)促进交流,成立合作社和统一产品标准。一是成立专业合作社。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引导东莞市香博园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尚正堂莞香种植有限公司分别牵头成立莞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标准、技术培训、产品回收等方式有效带动市内外农民种植莞香,逐步发展壮大莞香产业。其中尚正堂所在的“大岭山岭南莞香专业合作社”共有22家会员单位,分布于广东、广西两省的7个地级市,有11个支持单位,为合作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二是规范行业标准。发动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与相关单位合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等相关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农业标准化研究项目《莞香有机生产技术标准化研究》、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莞香》《莞香熏香》《莞香名目》《莞香分拣技术规范》《莞香制品包装、标识和贮运规范》,联合制定莞香地理保护标志产品的标准体系。其中市市场监管局组织指导东莞市尚正堂莞香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等单位联合制定了东莞市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莞香》(DB4419/T 1-2018),规定了莞香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要求,为莞香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有序规范发展提供了标准依据。三是强化莞香产品质量监管。2024年,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取得地理标志产品莞香的CMA检验资质,并委托该中心对莞香产品开展摸底抽查,共抽查15批次莞香及莞香制品。
(六)发展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一是推出文创产品,申报“东莞礼物”。“东莞礼物”2024年通过征集评选、品牌授权等方式新增了15个莞香相关产品,同时也在东莞礼物微信线上商城设置有“莞香”专区,进行专项推广。市工信局积极推动东莞企业优质莞香产品参选“东莞礼物”,香城集团的“香飘莞邑”等产品和尚正堂的“薰月系列线香”等产品已成功申报2024“东莞礼物”。二是发展第二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鸡翅岭村积极推动传统农副产品向工业产品转型,结合女儿香文化特色开发包括女儿香沐浴露、洗洁精、洗衣液、手工艺品、文创产品等产品,进一步提升莞香文化附加值。东莞尚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入推进莞香产业现代化,运用先进萃取技术,研发莞香精油、护肤品、生物喷剂等现代“香”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化的审美和消费需求。
(七)打造贸易平台,推广产业供应链。一是举办香博会。中国(东莞)国际沉香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香博会”)自2010年起已在我市成功举办十四届。第十四届香博会于2024年12月6日-12月9日在寮步镇举办,超200家企业参展,展会四天主会场加五个分会场总参观人数超12万人次,展会现场交易额达1.53亿元。市商务局会同东莞市会议展览业协会,组织了约50家东莞企业参加。经初步审核,拟对该展会的宣传费用予以支持,支持金额达30万元。二是打造抖音直播基地。2024年以来,市商务局积极指导抖音电商珠宝文玩运营中心开展了系列直播与造节活动,包括“莞香花开”沉香源产地直播日系列活动、“交个朋友”直播间专属直播活动,以及抖音电商国潮木作设计大赛等。同时,运营中心还举办了超过10场关于新媒体运营、直播电商运营以及短视频运营的专业课程培训与分享会。目前,电商直播基地入驻商家114家,总销售额超1.33亿元。三是完善线下贸易平台。充分发挥现有的牙香街、沉香博物馆、香博园、莞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等载体展销功能,打造全国沉香产品贸易平台,吸引各地的沉香企业集聚东莞开展经营贸易活动,做大沉香交易市场。四是打造莞香小镇交易中心。依托莞香小镇的交易中心、会客厅、博物馆建设,积极布局莞香交易,由传统线下交易向线下线上相结合转变。目前,香料交易中心正在建设,包括香料文化产业交易平台、香料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全球香料产业数据交易中心。
(八)提供融资渠道,助力莞香产业发展。一是推出特色金融产品。市委金融办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产业发展特点、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特点和融资方面的难点堵点,提供差异化、特色化、高质效的金融产品,形成莞香等非遗产业专属的创新性金融产品体系,如东莞银行发布的“莞香易贷”特色产品,围绕莞香产业发展、非遗旅游开发等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二是推动直接融资。拓宽莞香企业融资渠道,推动直接融资途径,鼓励符合条件的莞香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再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加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产业融资体系。
二、工作思路
(一)推动地理标志落地应用。市市场监管局将发动我市符合条件的莞香生产企业积极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并对成功获得用标资格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资助。通过推广应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进一步提升莞香产业的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
(二)引导落实点状供地支撑。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加大对实施“点状供地”支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宣传,争取相关莞香企业发展的农文旅项目获得“点状供地”支持,加快莞香走出具有东莞特色的农文旅产业发展之路。
(三)策划推介莞香+旅游线路。一是市农业农村局将以培育“农业+”新业态为导向,聚焦研学旅行、非遗体验、康养旅游等乡村休闲领域,指导相关镇街挖掘莞香科普、文化、休闲等农文旅资源,策划推出相关“农业+莞香”乡村休闲精品旅游线路。二是大岭山镇联合市交投集团统筹谋划,计划打造集高速服务和女儿香特色于一体的精品文交旅项目,旨在吸引过路旅客驻足鸡翅岭,领略特色女儿香文化,助力女儿香产业发展。
(四)培强扶优莞香经营主体。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解读宣传工作,争取新培育发展一批莞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我市莞香产业加快做强做优。
(五)推动莞香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跟进莞香申报第八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如莞香进入农业农村部公示的候选项目名单,将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课题组沟通,根据评议意见和相关要求,编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
(六)支持大岭山结合莞香题材,打造“莞香小镇”。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支持大岭山莞香产业发展,支持配套莞香文化博物馆、国际香料交易中心、文旅项目、创意市集等功能区域,开发莞香主题研学、食宿、香道养生等新业态,构建集种植、旅游、医药、疗养、文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七)推动产学研合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推动龙头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创新引领莞香行业结合现代消费者生活,对莞香产业的现代化进行深入研究,应用先进萃取技术,推出莞香精油等现代“香”产品,研发更多莞香相关产品和衍生品,打造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国际品牌。
(八)打造莞香IP文创产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东莞本土潮玩企业、东莞礼物等,设计莞香IP卡通形象,深入挖掘莞香历史文化,融入莞香、莞香树等元素,打造潮玩文创产品,营造 “可看、可用、可玩”的文化消费场景,重点吸引年轻群体。
(九)继续支持沉香产业运营中心的发展。市商务局将推动其与香博会、沉香文化博物馆等线下平台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直播引流+线下体验转化”的全域营销模式,引导沉香企业、行业协会入驻,引入专业直播团队,提升运营中心的运营水平与市场竞争力。在政策保障方面,为了进一步支持直播基地的发展,市商务局将出台支持产业带+直播电商基地项目建设的政策,结合直播基地的建筑面积、直播间数量、入驻商家等情况,对于符合建设条件的基地,按直播基地实际投资额给予支持,赋能莞香全产业链升级。
(十)支持香博会的举办。市商务局将加强与相关镇街、展会主办方、场馆方的沟通联系,了解各方办展需求,出台支持展会举办的政策,进一步为展会高质量举办创造条件。
(十一)提供相关金融服务。市委金融办将积极协助企业对接金融服务,同时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莞香企业申报上市后备企业,将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协调对接等服务,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莞香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5年6月24日
(联系人及电话:尹懿琪,2283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