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东文广旅体函〔2024〕161号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东莞市
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329号
提案答复的函
文毅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推动我市更多工业遗存向消费型城市文化地标转型发展的提案》(第20240329号)收悉,经研究,现提出分办意见如下:
工作情况
(一)梳理工业遗存资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工业遗产是普查的对象之一。在今年2月和5月,我局向市工信局等部门及各镇街征集工业遗产类文物线索,并在“四普”实地调查阶段对工业建筑及附属装置装备(以及其他工业遗产)展开全面调查,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价值参考。
(二)打造城市文化地标。我市积极利用工业空间打造试点项目,挖掘本土消费转型成功案例。一是助力鳒鱼洲文创园活化利用工业空间打造“城市会客厅”,构建集创意品牌推广、文化交流、艺术创作、展览展示、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文化创新发展及综合服务基地,打造文旅消费热点,并入选2024广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二是参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要求和条件,帮助原址为旧工业厂房的东莞三十三文化创意休闲街区丰富业态旅游产品、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注入消费活力,促进街区各方面提质升级,指导其成功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三是串联东莞三十三文化创意休闲街区、茅洲河工业文明展示馆、鰜鱼洲文创园等展示工业文化的街区、场馆,推出各类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并通过媒体平台和旅游宣传手册进行宣传推介,吸引消费者前来消费和休闲。
(三)发展工业研学。一是目前东莞拥有28个工业旅游示范点、11家省级以上称号研学实践基地、9个工业研学精品课、东莞鳒鱼洲与太平手袋厂工业旧址之旅等3条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结合改革开放文化、潮流文化的内涵,充分挖掘工业精神,打造工业空间,树立转型升级标杆。二是我市出台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发展研学游,并予以最高20万元的资助,发挥专项资金对研学的支撑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工业遗存管理。充分认识工业遗存蕴含的改革开放、潮流文化等文化内涵,持续做好工业遗存的调查、保护工作,持续向全社会开展新发现文物线索征集工作,并在实地调查中进行核查和登记,确认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二)鼓励建设消费型地标。指导东莞三十三文化创意休闲街区申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保留与改造工业空间,发挥空间的文化载体作用,同时注入消费业态,带动工业空间向消费型文化地标转型。
(三)大力支持工业研学。我们将充分发挥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激励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工业研学业务,对符合条件的东莞研学基(营)地给予奖励,加快推进“工业+文旅+研学”创新发展新模式,实现城市工业空间的开发利用。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8月17日
(联系人:尹懿琪,联系方式:2283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