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900MB2C901516/2020-00139 分类:
发布机构: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0-07-20
名称: 东莞市文化馆_东莞市文化馆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批复表最终(2020年度)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7-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东莞市文化馆_东莞市文化馆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批复表最终(2020年度)

发布日期:2020-07-20  浏览次数:-
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批复表
(  2020 年度)
批复单位:东莞市财政局预算单位:东莞市文化馆批复日期:2020年06月30日
部门(单位)名称东莞市文化馆
年度
    主要
    任务
任务名称主要内容年度预算金额(万元)
小计市财政拨款其他资金
水电费补助全年每月水费平均1万元,全年水费12万元,1-4月每月电费7.5万元共30万元、5-10月每月电费16万元共96万元、11-12月每月电费13.5万元共27万元全,年合共165万元165165
物业管理费按物业招标合同金额支付物业费年合计:每月35.498万元*12个月=425.99万元425.99425.99
文化惠民培训工程补贴33个镇街培训经费,每镇街补贴2万元共66万元,100个示范村培训费30万元,第三方绩效评价费用3万元;“名家课堂”讲座全年举办不少于9场,预计需要费用18.5万元。全部合计117.5万元。117.5117.5
“走进艺术”市民公益教学活动经费(东莞市民艺术培训工程)全年120万元,包括一、东莞市民大学堂之走进艺术公益文艺培训计划开设70个课程费用90万元。二、共享文化馆培训经费20万元。三、教材教具的购买及教学成果汇报活动的费用10万元。120120
市民艺术中心基本运营维修维护费125万元用于市民艺术中心的建筑主体及各类设备设施的维修维护费用,专业设备每年的检修与维护费用可以依据设备采购金额的10%比例进行调配,40万用于委托公司聘请4名专业人员负责部分专业设备设施日常的操作与维护。8万元用于购买财产综合险、公众责任险和燃气用户综合保险。173173
文化惠民演出工程1、镇街(园区)自主专题展演462万元。2、精品采购450万元:面向社会专业艺术院团引进一批高水平演出配送至镇街(园区)。3、艺术赏析进社区200万元:安排100场主题艺术赏析活动配送到各文化示范村(社区)。4、“东莞城市艺术空间”业余艺术团展演170万元:以扶持优秀业余艺术团队、营造城市空间艺术氛围为目的,面向社会征集评选一批优秀业余艺术团精品节目开展演出。5、文化年历80万元:深入打造“东莞文化年历”品牌。围绕全年“二十四节气”及传统节日,策划开展文化活动。6、城市演艺交流活动80万元:加强与韶关市、清远市文化合作交流(共35场,经费70万)。举办“共筑中国梦·同唱幸福歌——深莞惠汕河流动大舞台”文艺展演(共5场,经费10万)。7、机动演出14万元:部队、敬老院等演出活动。8、市镇共建项目180万元与镇(街)分馆共建群众文化展示平台。9、精品展演160万元:包括青年艺术家圆梦展演、时装文化周、优秀精品展演。10、实验剧场品牌81万元,开展一见你就笑等在实验剧场的品牌演出。11、市民大舞台品牌项目70万元,其中东莞市民大舞台50万、市民大舞台场地维护费及安保费20万。12、项目管理费12万元:(第三方绩效评价、律师、顾问、项目评审等)19591959
品牌项目活动经费1、东莞家庭美育40万元,包括与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开设几个品牌项目服务的课程中邀请专家、活动场地需要设计物料宣传、培训费,摄影摄像服务、交通住宿费、餐费、水费等费用。2、爱心文化馆30万元,包括活动策划服务费、培训费、含设计费、场地物料费,交通费、餐费、水费等。3、文化惠民展览70万元,共将组织举办展览20场,包括食宿交通费,场地布置费,劳务费等。4、文化四季主题活动166万元,其中四季开幕闭幕16万元,四季各主题活动分别37.5万,共150万。包括各类展览、广告物料、形象推广,设计制作   、人工餐费及零配件、保险、交通费用、专家交通费用、学习交流费用、饮用水费 表演现场工作人员、演出嘉宾饮用水准备费用、场地布置费   表演场地的舞台灯光音响布置租赁、主题背景设计及制作、接待费、材料费 演出所需的其他额外杂费、劳务费、图录制作、活动策划服务费、培训费等在内费用。306306
非遗保护交流推广经费1、非遗保护经费145.1万元,按当年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发放补贴。包括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补贴76万元、濒危项目补助经费,每年补助3个每个20万元共60万元、传承人体检9.1万元。2、非遗交流展览经费13.76万元,用于展位租用、设计、搭建,参展人员吃住行等费用。3、非遗普及活动经费76万元,进校园33场共45万元,非遗课程研发10万元。龙舟月启动仪式10万元,遗产日活动5万元,腊味节3万元、采香日3万元。包括:活动场地布置、传承人劳务补贴、活动来回车费、劳务费税金食宿费等。4、非遗展厅运营经费43万元,2-12月计划开展常规非遗课堂30场,每月一场传承人展示展演活动共11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公开课6场,费用18万。展厅讲解员志愿者培训(含“小小讲解员”非遗体验营)10万元。日常运营开支(含场馆布展、设备维护等)12万元。实物征集3万元。5、非遗项目普查申报评审10万元,邀请专家组织申报评审工作会议、修改视频、制作牌匾证书等费用9万元、项目普查资料整理档案管理经费1万元。6、东莞非遗赶墟维护经费58.7万元,包括墟市城际交流16期,50期常规墟市场次,费用包墟市常规摊位维护及场地改造、墟市走镇街摊位搭建及场地布置、食宿、交通费、劳务费等。346.56346.56
文化产品采购大会2019年,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旅融合的新形势,经市大湾区办同意,东莞市将升格举办“2019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简称‘文采会’)”。2020年文采会从区域覆盖、产品供给、服务内容三大方面提升,以更高的规格、更优的产品、更丰富的内容、更便捷的渠道,打造供需无缝对接、公共文旅体优质产品自由流通的地区中枢性平台文化产品采购大会总预算200万元包括场地布置、宣传推广费、劳务费、专家食宿交通费、展厅搭建费、租赁费、安保等费用。200200
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建设费用1、按《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的补贴标准,需要支付2019年第三批分馆建设补贴差额280万;2、2020年建设第四批分馆9个,申请270万,具体费用根据《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据实列支;3、调研、督导、交通费、总分馆制宣传经费等费用10万元。560560
信息运营经费1、慕课平台运营维护费10万元,2、资源库内容建设50万元,其中包含:结合走进艺术公益培训班课程,采购一批线上线下课程资源;3、文化网络电视直播20万元,从我馆组织举办的活动中选取4至5场大型演出和影响力较大的讲座进行网络直播。4、数字文化馆线下体验区建设完善及维护15万元,用于数字文化馆的线下体验区的建设及功能完善5万元。用于数字文化馆线下体验区的设备日常维护和检查维修10万元。5、“文化莞家”信息平台日常运营35万元,用于“文化莞家”信息平台的内容更新、专题建设和日常运作。6、“文化莞家”信息平台服务推广宣传18万元。148148
群众文化比赛经费一、群文论文评选5万元:包括群文论文讲座专家劳务费、交通费,食宿费用、场地布置费、专家评委费,获奖作品补贴等费用。    二、组织创作作品备战第十八届群星奖比赛8万元:包括音乐制作费、邀请专家辅导费、作品录制费等。   三、组织作品参加广东省年度群众文艺作品评选23.1万元:包括音乐、舞蹈、小戏小品曲艺三个艺术门类创作会议、评委劳务费、评委交通费、餐费、住宿费、送省作品制作费等合计23.1万元。   四、广东省第八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22万元:1、作品创作补贴、专家辅导及评审费、节目辅导费、参赛费用等。五、东莞市第三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26.4万元包括专家劳务费、交通费,食宿费用、场地布置费等。   六、东莞市合唱节活动50万元 包括专家劳务费、交通费,食宿费用、场地布置费等。134.5134.5
其他项目东莞艺术团队排练活动参赛经费、群众文化创作经费、馆刊出版经费、志愿者、社区文化管理员培训经费、文化惠民宣传等。445.2445.2
金额合计*5100.755100.750
总体目标中期滚动目标(2020年--2022年)年度目标
目标1:1、构建文化馆总分馆制。完成第四批9个分馆建设,实现文化馆镇街分馆全覆盖;加强“文化莞家”平台数字运作管理;健全市镇村三级资源配送机制。2、实施全民艺术普及。推出“学、演、展、诵”四大类服务项目,提升市民的综合素养;开展“基层文化百村示范工程”文化活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3、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根本性、长期性工作抓牢抓实,持续开展文艺人才培训培育、沙龙和活动;完善群文作品选拔和激励机制,做大做强本土群文赛事,做好国家、省级赛事申报评选工作,在全省范围内保持群文精品创作的优势。4、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式,重点形成东莞非遗现代化传承发展局面,在完善非遗保护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手段和形式促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并大力推动东莞非遗文化成为镇街学校课堂教育、社会教育的常态化内容。5、打造优质文化活动品牌项目。策划举办东莞文化四季等品牌项目。6、承办全国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文旅产业区域交流发展。7、开展现代化场馆建设运营。抓好场馆土建及各类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提高场馆的使用率,提升东莞市文化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标1:1、构建文化馆总分馆制。2020年完成剩余9个分馆建设并投入使用;2、实施全民艺术普及。2020年计划完成文化惠民培训800场,完成文化惠民演出场次568场,举办爱心文化馆活动150场、东莞家庭美育活动30场、文化惠民展览活动40场。3、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开展创作沙龙活动10场,计划送省参加比赛年度作品25件、省花会12件、省论文10件。4、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式。举办非遗普及活动37场,非遗展厅举办活动的场次47场,举办非遗墟市68场次。5、打造优质文化活动品牌项目。2020年文化四季举办各项活动30场次。6、承办全国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7、开展现代化场馆建设运营,星剧场、教室使用率达90%以上,实验剧场使用率达80%以上,展厅使用率达100%。
绩效指标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计划指标值(或计划水平)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计划指标值(或计划水平)
财务管理财务(预算)管理指标预算执行率≥91%财务(预算)管理指标预算执行率≥91%
预算调整率0预算调整率0
资金使用合规率100%资金使用合规率100%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100%预决算信息公开性100%
资产管理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资产管理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
履职业绩数量、质量、时效指标文化惠民演出场次1704场数量、质量、时效指标文化惠民演出场次568场
文化惠民培训场次2400场文化惠民培训场次800场
非遗展厅举办活动的场次141场非遗展厅举办活动的场次47场
东莞非遗赶墟举办场次198场东莞非遗赶墟举办场次66场
东莞家庭美育计划活动场次90场东莞家庭美育计划活动场次30场
创作沙龙举办场次30场创作沙龙举办场次10场
非遗普及活动场次111场非遗普及活动场次37场
文化惠民展览场次120场文化惠民展览场次40场
东莞文化四季主题活动场次120场活动东莞文化四季主题活动场次30场活动
群众文化比赛送省参加比赛的件数平均每年送省参加比赛作品件数不少于40件群众文化比赛送省参加比赛的件数送省参加比赛作品件数不少于40件
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个数9个镇街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个数9个分馆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走进艺术”市民公益教学开设培训班数量开设210个班“走进艺术”市民公益教学开设培训班数量开设70个班
政府采购合规率100%政府采购合规率100%
工作质量达标率100%工作任务完成及时率100%
工作质量达标率100%工作质量达标率100%
履职效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指标年文化活动受益人次150万人次/年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指标年文化活动受益人次150万人次/年
获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120项获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40项
文化活动受益基层单位数量597个/年文化活动受益基层单位数量597个/年
目标群体对文化活动效果认可度目标群体对文化活动效果认可度
市民文化活动关注度≧900万人次市民文化活动关注度≧300万人次
艺术学员培训人数≧13500人艺术学员培训人数≧4500人
可持续影响指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程度参与活动人数每年增长1%可持续影响指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程度参与活动人数每年增长1%
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公众对市民艺术中心场馆满意度发放3000份东莞市文化馆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平均得分90分以上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公众对市民艺术中心场馆满意度发放1000份东莞市文化馆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平均得分90分以上
公众对文化馆的有效投诉次数每年公众对文化馆的有效投诉不超过8次公众对文化馆的有效投诉次数每年公众对文化馆的有效投诉不超过8次
公众对培训和演出活动满意度平均得分90分以上公众对培训和演出活动满意度平均得分90分以上
申报单位需要说明的其他情况
市财政局批复意见       根据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绩效目标由预算单位申报,作为预算审核安排、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重点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请你单位将本项目的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按有关规定一并公开,并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加强项目管理,及时采集相关数据,做好绩效监控,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